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学习南传佛法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info

 
 
 

日志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3  

2011-03-04 17:43:10|  分类: 佛教修行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3

对四谛法的三遍知---3 - dhammavaro - 学习南传佛法

 

三种遍知(Lokiya pari??a)

                表源自马来西亚沙巴州寂静禅林(Santavana)

 

 

我们对这些四圣谛法必须遍知,遍断,遍证,遍修方能出离三界。故佛说他要是对四谛没有进行三转十二行彻底的断除一切结缚的话,他不能称为正遍知,和正等正觉者。这里所讨论的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知遍知也叫做随觉智(anubodha ?ana),度遍知与断遍知也叫做通达智(pativedha ?ana)。

 

佛对阿难说「阿難!勿作如是言。阿难!此缘起法甚深远,有深远相。阿难!因不觉、不徹见此法,此有情类,如丝縷纏结,如腫物所蔽,如文叉草、波罗波草(之乱杂),故不得出离惡生、恶趣、地狱之轮回。」《大因緣經Maha Nidana Sutta》这里佛说明了明瞭缘起的重要性。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遍知有三种,断与证。... 遍知有三种:即(一)知遍知,(二)度遍知,(三)断遍知的三种遍知。...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 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四圣谛十二行与三遍知等的关系如下表:

 

四圣谛

道谛

苦谛

道谛

集谛,灭谛

道谛

究竟法

 

五蕴,

名色法

 

爱,爱灭

八圣道

三转

十二行

苦灭道,

苦灭道当修,

苦灭道已修

苦,

苦当知,苦已知

苦灭道,

苦灭道当修,

苦灭道已修

苦集,

苦集当断,

苦集已断,

苦灭,

苦灭当证,

苦灭已证

苦灭道,

苦灭道当修,

苦灭道已修

三学

戒,定

16观智

 

12

34

5678910

11121314

141516

七清净

一,二

三,四

四,五

六,七

二智

 

随觉智,无痴通达

通达

 

所缘通达

三遍知

 

知遍知

度遍知

断遍知

度遍知,断遍知

三知阶

谛智

 

 

作智

证智

四沙门果

初,二,三,四

初,二,三,四

初,二,三,四

初,二,三,四

初,二,三,四

 

(1)知遍知(?ata-pari??a),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与通达名色法(Namarupa pariccheda ?ā?a)与其缘(缘攝受智Paccaya pariggaha ?ā?a)的智慧。五蕴法就是这个我们要瞭解的名色法,五蕴法即是苦谛。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知道。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知道?诸比丘!即眼是当知道等等」,是名「知遍知」。知解名色与缘是它的(知遍知)不共(独特)之地。」眼等十八界是当知道,因为这些就是世间的一切【2】。

 

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种观的染【3】,所以必须审察破除这些杂染,破除之后就能生起道的智见,知道这道是正道。圣道是以‘所缘通达’(arammanappativedha)即透彻地认知所缘或透彻的认知无為涅盘界。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moha),由於它已断除了遮蔽瞭知四圣谛的痴,因此它也成就了知见四圣谛的功用,这功用成就(kicca siddhi)知见四圣谛叫做‘无痴通达’(asammoha pativedha)。所以圣道以‘所缘通达’证悟了灭谛(nirodha sacca),而以‘无痴通达’证悟了苦谛、集谛与道谛。由於圣道已成就知见苦谛与集谛的十二因缘支(亦作缘起支),缘起法基本上是解释生死轮转(vatta)的因缘结构,及它们之间因缘的关系,通过透彻明瞭四圣谛才能有效地将缘起逆向,所以它也被称為“知遍知”。只有亲自以世间遍知与出世间遍知明瞭十二因缘之后,才可说是已证得了随觉智(anubodha ?ana)及通达智(pativedha ?ana),我们才能脱离生死轮回。

 

缘起法在谈到无明与行时,它同时包括爱、取与有在内。同样地,在谈到爱、取与有时,它同时包括无明与行在内。在谈到生与老死时,识、名色、六入、触、受等五果也已包括在内。如此而有过去五因(无明、行、爱、取、有),现在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五因(无明、行、爱、取、有),未来五果(识、名色、六入、触、受)(即是:生、老死)二十法。这二十法带来的三因果连结是:(一)过去因(行)与现在果(识)的因果连结;(二)现在果(受)与现在因(爱)的果因连结;(三)现在因(有)与未来果(生)的因果连结。我们必须要认识它们的三种轮转:(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二)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三)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果报轮转又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但是断除无明与爱这二根,轮回即会断灭。

 

正念加強之後,带來正定;因为正念与正定的关係,当我们面对境尘时,当下生起正知,那就是知道现象是色法或名法(名色分辨智Namarupa pariccheda ?ā?a),名色法的生灭变化,它们出现的因缘,以及它们消失的因缘,它们是不园滿,是苦的,无有常存不坏的自性。因此正念有如明灯,正知有如明灯下看到的真相。观照的方法是不加以思惟的正知(sampaja??a)这些现象的‘生起’与‘消灭’。正知是指心对着所缘,知道在做什么。‘正知’是以不痴为相,推度为味,选择为现起。这就是‘知遍知’。

 

根据《长部注疏》(Nidanavagga Atthakatha,2,p.88)的解释,我们(1)应分开辨别名色法(即五蕴)(名色分别智)及(2)应辨别名色法(五蕴)的因果关係(缘摄受智)。这两者的修习并非只是认知它们一次就能成就,而是要在重复许多次修习辨别之后才能成就,因此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随觉智’(anubodha ?ana)。这二智被称為知遍知的原因,是因為它们辨明与分别应知与作為观禅目标(所缘)的行法(sankhara dhamma)。以‘随觉智’去明瞭即是‘随觉知’,这是‘知遍知’。亲自透彻地明了十二因缘支的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pativedha ?ana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若人不能以随觉知与通达知如实知见十二因缘,那麼他将无法脱离生死轮回,只有在他亲自知见它们后,他才能够脱离生死轮回。

 

(2)审察遍知或度遍知(tirana pari??a),是以三相思惟(Sammasana ?āna)与观照名色法生灭的智慧(Udayabbaya ?āna)。【4】审察一切法而得审察遍知或度遍知,这是七清净的道非道智;道非道智见清净除了思惟三相之外,还要修生灭随观智。观照者具足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āra),当看到一个物体时,他以心识辨别之後,马上就观照它是色境的‘生起’,这在佛法上叫做如理作意,接着道智(magga cittā)就会生起。这种瞭知名色法的生灭现象的智慧,就是度遍知。这里才是真正的观照或毗婆舍那的范畴。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诸比丘!一切当遍知。诸比丘!什么是一切当遍知?诸比丘!即眼是当遍知等等,是名‘度遍知’。因为这是由审度‘无常、苦、无我’而转起的,所以从(色)聚的思惟而至于随顺智,是它的(度遍知)不共之地。」

 

八支圣道能彻底断除遮蔽认知苦谛与集谛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的愚痴,因此它的功用即是审察和确定作为苦谛与集谛的行法(sankhara dhamma,即是指名、色、因与果)之无常性、苦性及无我性,所以圣道也称為度遍知。

 

业处的修习以眼门來说,当我们看到一个物体时,当下就要以正念面对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生起’;当该物体移离或消失之後,当下就要以正思惟这色境,並念住它,观照它的‘消灭’与‘坏灭’。同样的,当耳根面对声境,鼻根面对香境,舌根面对味境,身根面对触境,意根面对法境,也要如此地观照,这样的修习才能观照到现象的无常性。

 

佛陀说:「若人活百年,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得解生灭法。」《南传法句经113偈》说的就是这个生灭智(Udayabbaya ?āna)。

 

关于集谛在《分別论》(Abhidhamma Vibhavga )里佛陀教导五种集谛:(1)渴爱(tanha)是集谛;(2)一切烦恼(包括渴愛)都是集谛;(3)一切不善法都是集谛;(4)一切不善法,以及作为漏(asava)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无贪、无瞋、无痴三善因都是集谛。(5)一切作为漏之所缘和能夠导致生死轮转的恶法及善法都是集谛。在《增支部三集》(Anguttara  Tika Nipata)里有提到一切缘起支都是集谛。简单的说集谛就是爱。

 

(3)断遍知(Pahāna pari??a)是从坏灭智(Bhanga ?āna)开始,接着是怖畏现起智(Bhanya ?āna),过患随观智(?dinava ?āna),厌离随观智(Nibbidā ?āna),欲解脱智(Mu?citukamyatā ?āna),审察随观智(Pa?isankhā ?āna),行舍智(Sankhārupekkā ?āna),随顺智(Anuloma ?āna),种姓智(Gotrabhūcittā),一直到道智(magga cittā);舍离断除常、乐、我、喜、贪、集、取等的七随观【5】的烦恼。这些都是世间遍知的修习。断遍知才是“道”的真正名称。断遍知是行道知见清净和十八随观【6】的修习范围。观修者只见到名色法迅速坏灭的过程,断遍知可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两方面。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里指出:「任何被舍断之法,即为遍舍,并且因为这样的方法而转起的:‘由无常随观而断常想等’,故名‘断遍知’。从坏随观而至于道智是它的地。在这里,此(断遍知)是(遍知之)意。或者因为知(遍知)与度遍知是帮助于彼(断遍知)之义,及因为舍断了任何法,必然是知与度知的,是故当知依于此法而三种遍知都是道智的作用。」

 

《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断如遍知,亦有三种:即(一)伏断,(二)彼分断,(三)正断。虽然‘证’是分为世间证及出世间证的两种,但于出世间证有‘见’与‘修’之别,故有三种。...  (一)“我是初禅的获得者及自在者,我已证得初禅”,像这样与初禅等的接触,是‘世间证’。... (二)于初道的剎那见涅盘为‘见证’。(三)于其余诸道的剎那(证涅盘)为‘修证’。...‘修习有二种’,即世间修习及出世间修习的二种。此中:(一)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世间修习’。(二)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对它们是俱生缘的作用,修习者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所以只有出世间修习是这道智的作用。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以彼等世间定而伏五盖等的敌对法,如投水瓮于长着水草的水中而压一部分的水草,是名‘伏断’。但圣典中对于诸盖的镇伏只说:「诸盖的伏断,是由修初禅者」;当知是明瞭故这样说。因为诸盖在禅的前分或后分是不能迅速压伏于心的;只是寻等(被压伏)于安止(根本定)的剎那;所以诸盖的镇伏是明瞭的。」

 

在这阶段,观修者已经能很熟练的观照所缘的名色法的生灭,但是能观照这些现象的坏灭,一个行者仍会执著于能观照的心是永恒的;所以观修者必须一起观照‘所缘的灭去’与‘能观之心的灭去’,当他见到种种有为法坏灭时,才能断除潜伏(anusenti)的随眠烦恼(anusaya),比如有贪、我慢、邪见、我见、无明等。观修者看到所缘的名色法与能观之心接踵而灭后,他能深切的认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才能舍离于名色的行法。这时他才能解脱于无始以来的邪见,生起证智(abhi??ā)。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指出:「如在夜分,由燃灯而去暗,如是以彼观的部分的对治的智支,而断彼等应断之法,是名‘彼分断’。即先以分析名色而断有身见,以执取于缘而断无因及不等因的疑垢,以(色)聚的思惟而断我及我所的聚合执,以分别道与非道而断于非道作道想,以见生起而舍断见,以见衰灭而断常见,以现起怖畏而断于有怖畏起无怖畏想,以见过患而断享乐之想,以厌离随观而断乐想,以欲脱而断不欲脱,以审察而断不审察,以舍而断不舍,以随顺而舍违逆于谛之执。或于十八大观中:(1)以无常随观断常想,(2)以苦随观断乐想,(3)以无我随观断我想,(4)以厌恶随观断喜,(5)以离贪随观断贪,(6)以灭随观断集,(7)以舍遣随观断过患,(8)以灭尽随观断坚厚想,(9)以衰灭随观断造作,(10)以变易随观断恒想,(11)以无相随观断相,(12)以无愿随观断愿,(13)以空随观断住着,(14)以增上慧法观断坚实住者,(15)以如实智见断痴昧住着,(16)以过患随观断执著,(17)以审察随观断不审察,(18)以还灭断结著。此亦为‘彼分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一章)指出:「如何是审察所缘的所谓坏随观之慧为观智?即是以色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他随观彼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随观又是怎样的随观?即随观这是无常而非常。随观这是苦而非乐。随观这是无我而非我。是厌离而非欢喜,离贪而非染贪,灭而非集,舍而非取。(1)随观无常而断常想。(2)随观是苦而断乐想。(3)随观无我断我想。(4)随观厌离断欢喜。(5)随观离贪断贪。(6)随观灭断集。(7)随观舍断取。以受为所缘……以想为所缘……以行为所缘……以识为所缘……以眼为所缘……乃至以老死为所缘的心的生起而破坏……舍断取。」所以尊者觉音指出不只随观所缘,还随观“审察所缘的心的破坏”,亦即是能观之心的坏灭。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8)‘灭尽随观’,即是「依分离厚想及灭尽之义为无常」,这样而见灭尽者的智,并以此智而断厚想。... (9)‘衰灭随观’,即如这样说:「依(现在)所缘而确定(过去未来)两者为一,于灭胜解,是‘衰灭随观’。以现前所见的及以推理而见诸行的坏灭,即于那称为坏灭之灭而胜解,以此(衰灭随观)而断造作。因为若观‘为什么要造作彼等像这样的衰灭法’之人的心,是不会倾向于造作的。 ...(10)‘变易随观’,是超越了依色七法等的区分,而见一些其它各异变相的转起;或者以老与死二相而见生起的变易。以此(变易随观)而断恒想。 ... (11)‘无相随观’即无常随观。以此而断常相。...(12)‘无愿随观’即苦随观。以此而断乐愿与乐求。 ... (13)‘空随观’即无我随观。以此而断有我的住著。...(14)‘增上慧法观’,即如这样说:「审察所缘,于坏随观,及空现起,得增上慧。」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以此观而善见无实常及无实我,故断坚实住著。 ...(15)‘如实智见’,即把握缘与名色。以此而断由于‘我于过去是否存在」等(的疑惑)及「世间是从自在天所生’等(的邪见)所转起的痴昧住著。 ...(16)‘过患随观’,是由怖畏而现起及见一切有中的过患的智。以此不见有任何可以执著之物,故断执著。 ... (17)‘审察随观’是解脱的方便的审察智。以此而断不审察。...(18)‘还灭随观’,即行舍智及随顺智。这是指此时他(瑜伽者)的心从一切诸行退缩沉没及还转而说的,如在倾斜的荷叶上的滴水相似。以此而断结著────即是断欲结等的烦恼住者及烦恼的转起之义。当知这是‘彼分断’的详说。」在这一段尊者称它为‘增上慧法观’:「这便是知色等所缘及见此所缘(的坏)与彼所缘之心的坏,并以「诸行必坏,诸行有死,更无他物」这样的坏灭方法而了解(诸行的)空性所转起的观;因为此观是作增上慧及诸法的观,故名‘增上慧法观’。」

 

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继续说:「其次如以雷电之击树,因以道智而断结等诸法不再转起,这样的断为‘正断’。有关于此的说法:「这是修习至于灭的出世间之道者的正断」。于上面的三种断中,这里,是正断的意思。然而这瑜伽者于前分的镇伏断及彼分断,是为了助此(正断)之义,故依此法,当知这三种断都是道智的作用,正如杀了敌王而取其王位的人,则他在(即位)以前的一切行为,亦都说是王的行为了。」

 

以度遍知与断遍知去明瞭是‘通达知’(pativedha ?ana),这观智被称為断遍知,断遍知就是圣道。因此以‘度遍知’与‘断遍知’透彻地明瞭苦谛的名色法(五蕴法),以及集谛的十二缘起(主要是爱),直到证悟道果是‘通达知’。

 

因此觉音在《清净道论》第二十二品中结论说:「出世间的(戒定慧的)生起及以它们而相续其习惯,为‘出世间修习’。在此两种之中,这里是出世间修习的意思。因此四种(道)智生起出世间的戒等,由于对它们是俱生缘等之性故,并以它们而(瑜伽者)相续其习惯之故,所以只是出世间修习为此(道智)的作用。如是:「于现观之时所说的遍知等的作用,此等一切都应依它们的自性而知」。」

 

结论

在《中阿含.分别圣谛经》(《谛分别经MN141Sacca Vibhanga Sutta》)里佛说∶ 「此是正行说法。谓四圣谛广摄(包含广泛),广观(从广角來看),分别(从差別看),发露(把隱秘的说出來),开仰(开示令人敬信),施设(举例),显示,趣向(引导走向涅盘)。」

 

在(《相应部.卷三》)佛说:「诸比丘!何为苦?理应说即是执著五蕴。? 佛又说:「五蕴是负担,放下是快乐。」在《五阴譬喻经》里佛陀比喻色如泡沫聚,因为不坚实不能捏成之不净物聚故。受如水泡,因有暂时之苦乐故。想如阳焰,因为日出而热故。行如芭蕉之干,因为无真实心髓故。识如幻,因为变幻欺诈故。依上述的十一法即过去、现在、未来、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来思惟,如实地观察五蕴,以离于五蕴之摆布。

 

通过对五蕴法依四圣谛的三转十二行,苦(五蕴法),苦当知,苦已知;苦集(爱),苦集当断,苦集已断;苦灭(爱的舍弃),苦灭当证,苦灭已证;苦灭道(八支圣道),苦灭道当修,苦灭道已修。遍知一切行法,这样我们才能澈底的认知一切有为法的无常、苦、与无我,才能脱离长远的轮回。

 

祝各位法喜充满,早日成就道果。

 

参考资料:

(1)《清净道论》,觉音尊者著。

(2)《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阿褥楼陀尊者著。

(3)《解脱道上》,班智达尊者著。

(4)《智慧之光》,帕奥尊者著。

注释:

【1】十八界是六根,六所缘,六识。佛曾说:「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云何六?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杂阿含233经》)

【2】初修观者会生起这十种观的染而被误导。这十种染是(1)光明、(2)智、(3)喜、(4)轻安、(5)乐、(6)胜解、(7)策励、(8)现起、(9)舍、(10)欲。

对于这十种染:行者由观而见到光明,并误以此光明为圣道及圣果,这种光明染乃是因为得定而生起的;智是观智锐利能迅速分辨名色法;喜是观的五喜,即小喜、剎那喜、继起喜、踊跃喜及遍满喜;轻安是观的轻安、身心轻安、轻快、柔软、适业、明净与正直;乐是观的乐,流贯全身胜妙之乐;胜解是信,与观相应,信乐极强;策励是精进,与观相应善励的精进;现起即念,与观相应,善现善住善安立于审观之处,忆念不动;舍即观舍与转向舍,对诸行中立而有力的观舍,并于意门生起转向舍;欲是观的欲,即执着于观的光明,及其余九种的任何一种而起邪执乃至生起我慢。执着于我的光明是见执,执着可爱的光明生起是慢执,执着于享受光明是爱执,如此可细分为三十种染。对治它们的方法是观它们是无常、有为、缘生、灭尽法、衰灭法、离贪法、灭法,有生灭逼恼苦、非是我、非是我的、非我自己。就能破除这些染而走上正道。

 

【3】三相是无常、苦、无我,以三相观察诸名色。无常于色来说,不论过去、未来或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近的十一种情况,确定一切色都是无常,然后观察;确定它们是苦;再观察确定它们是无我。然后再观察确定其它的受、想、行、识等五蕴法。

 

【4】七随观:以无常随观断常想,苦随观断乐想,无我随观断我想,厌离随观断喜想,离贪随观断贪想,灭随观断集想,舍遣随观断取想。

 

【5】十八随观---修十八随观能有效的断除世间的诸想:

(1) 修无常随观者断常想,

(2) 修苦随观者断乐想,

(3) 修无我随观者断我想

(4) 修厌离随观者断欢喜想,

(5) 修离贪随观者断贪,

(6) 修灭随观者断集,

(7) 修舍随观者断取,

(8) 修灭随观断坚厚想,

(9) 修衰灭随观者断增盛,

(10) 修变易随观者断恒常想,

(11) 修无相随观者断相,

(12) 修无愿随观者断愿,

(13) 修空随观者断执著,

(14) 修增上慧法观者断执取为实的执著,

(15) 修如实智见者断痴昧的住著,

(16) 修过患随观者断执著,

(17) 修省察随观者断不省察,

           (18) 修还灭随观断结缚执著。

 

法增比丘14/2/2011于马来西亚Sabah Kudat 佛教会,增修于澳洲Buddhist Vihara of Queensland 4/3/2011

dhammavaro@163.com

http://chinesetheravadabuddhists.community.officelive.com/中华南传上座部佛友协会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learning-buddhism 学习佛法

http://ti-sarana.blogspot.com 皈依三宝

http://dhammavaro.blog.163.com/学习南传佛法


 

  评论这张
 
阅读(172)| 评论(1)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