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学习南传佛法

http://user.qzone.qq.com/1745132505/info

 
 
 

日志

 
 
 
 

破除概念的方法---2  

2011-01-08 11:01:14|  分类: 佛教修行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破除概念的方法---2

真实与不真实法

 

如何分辨是真实或是不真实的呢?可以这么说,佛所宣示的五蕴四谛十二因缘法是真实的,四究竟法是真实的,涅盘是真实的,而世间的一切,即是世俗谛里的概念(pa??atti)或观念(pa??atti),都是不真实的,为什麽不是真实的呢?因为这些现象可以被分解,而不是不可分解的究竟的真实法。它们的存在是由我们的心的构想而生的,它们是缺乏自性(sabhāva)的存在。 

我们所认知的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只是短暂的因缘和合法的时空变化,没有一刻的常住性。因此就不是真实的。若是真实的,佛说我们就能要它这样就这样,要它那样就那样,(《相应部,无我相经》SN. III, 22)乃至要它永生,不老,不病,与不死,但还没有一个人做得到。所以我们面对着这许许多多的现象,必须时时刻刻的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āra),才能超越概念,生起直觉智(胜智abhinnāya)。

 

实际上一切我们当成是我的;无论从时间上来探究,不论是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或从空间上来探究,不论内、外、粗、细、美(高贵)、丑(低下)、远、近的;若正确地观察它们,皆是当一个男人见到一个美女时,他不只是看,他会欣赏她的美貌,乃至生起非分之想,这从缘起来分析,就是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若我们对诸色生起执取,那即是色执取蕴(rūpu-pādāna-kkhandha)

 

佛说:「痴之有情,依痴行恶,胜观之人,正知断痴,断于此世,决不再来」(《如是语》十一经。)「他无一法,有覆群生,日夜流转,如为痴(无明,所)覆,然如舍痴,破除闇聚,更不流转,亦无他因。」(《如是语》十四经。)「爱为第二,长夜流转。生此生彼,不超轮回,知此轮回,知此灾祸,爱之生时,无执爱心,比丘游行。」 (《如是语Itivuttaka》十五经。)

 

众人所执着的身体只是二十八种色法的组合而已,包括了四大种的元素色、五净色(五根门)、四境色、二性根色、心所依处色、命根色、食素(食色)的十八种完成色;以及十种不完成色,包括了限制色(空界)、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这一切是色蕴没有一个人,或漂亮的女人,心才会放下执取。同样的道理,欲界的有情从天神到阿修罗,到饿鬼,畜生及地狱里的众生,他们所执着的身体只是色法而已,所以它们是真实的概念

 

佛陀说: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烦恼魔与五阴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丢一团棉线不能穿过木门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拿一块湿透的木材不能燃起火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

 

当一个行者修习和开发身念处,于身观为身而住,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犹如一个盛满水的水盆不能再装入水一样,恶魔是不能有机会进入他心里的,恶魔是不能立足的。(中部,身念处经MN.119经。)

 

凡夫起心动念的执著

 

对色执取,那是极平常的事,因为凡夫没有接触到佛法。这里我所说的,要是一个人不具足善根的话,第一他不会遇到善知识,第二若是见到也不会认识,第三若是遇到善知识,会听会看佛书,也不会明白。因此佛法的 修持特征是∶

1. 世尊所善妙及详尽解说之法(善说,佛善解Svākkhāto Bhagavatā Dhammo)

2. 须经学习和奉行(现见,自见,自觉Sanditthiko)

3. 亲自体会和自见(即时,无时的,不待时节,实时效应,时无间断Akāliko)

4. 是可奉行,可得成果(来见,可寻思,极善安立Ehipassiko)

5. 超越时间与空间,请来亲自查看(诱导)(引导的,导引涅盘,见者不空Opanāyiko)

6. 向内返照, 智者皆能各自证知(智者各自证知的,智者自明Paccattam veditabbo vi??uhi ti)

 

佛法只是给有善根的人听和修的,而也只有智者才能证

 

不能如实的了解色法,我们久远以来一直执取自己的身体我,我所有,以及执取自他的身体是真实的,如是由内而向外执取,就产生贪欲,瞋恚,与邪见等烦恼而造作恶业,结果为业所驱使在六道轮回不能解脱。

 

我们是如何生起造作呢?佛陀说:「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恶行,恶语恶身行,则苦必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心先导,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语善身行,则乐必随彼,如影随身形。」《南传法句经Dhamma-pada1,2偈》 一切的造作皆始于意念的发动,随着引来口业与身业的造作。

 

爱欲的生起是因为当六个根门接触六境后,生起对境界乐受的爱恋,从缘起看:名色缘六入(六根),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业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在《杂阿含752经》里佛说:「佛告迦摩:谓五欲功德,何等为五?谓眼识明色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如是,耳、鼻、舌、身、识触可爱、可意、可念,长养欲乐;是名为欲。然彼非欲,于彼贪著者,是名为。」

 

爱欲的生起也可以从四识住来解释。在《杂阿含64经》中解释心()在接触到境时连续发生的四个心意的攀缘执著(四识住):「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色识住,色攀缘,色爱乐增进,广大生长。于受、想、行、识住,(受、想、行、识)攀缘,爱乐增进,广大生长。比丘,识于此处,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若作是说,更有异法,识若来若去若住,若起若灭,若(爱乐)增进,广大生长者。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所以者何?比丘离色界贪已,于色意生缚亦断,于色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不复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受想行界离贪已,于受、想、行、意生缚亦断。受、想、行、意生缚断已,攀缘亦断,识无所住,无复(爱乐)增进,广大生长。

 

识无所住故不增长,不增长故无所为作,无所为作故则住,住故知足,知足故解脱,解脱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

 

我们要认清四个识住的过程,解除心对色相的爱与结缚,对受想行识的爱与结缚,那时识就无所住,无所攀缘,无可爱乐增进,无能广大生长。

 

 

  评论这张
 
阅读(87)|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